在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历史长河中,三外援政策的实施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这一政策自2017年起正式实施,引发了业界和球迷的广泛讨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CBA三外援政策,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未来展望。
一、三外援政策的出台背景
在CBA联赛初期,由于中国篮球水平的整体较低,引进外援成为了提升联赛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联赛的发展,外援在球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成为了一些球队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平衡联赛的竞争环境,CBA联盟在2017年正式推出了三外援政策。
二、三外援政策的具体内容
三外援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 外援名额限制:一支球队在常规赛期间最多只能注册三名外援。
2. 外援上场时间限制:外援在比赛中每节只能出场四分钟。
三、三外援政策的影响
1. 提升联赛水平:三外援政策的实施,使得CBA联赛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外援的加入,为球队带来了丰富的技战术经验和强大的个人能力,使得比赛更加精彩。
2. 推动本土球员成长:三外援政策迫使本土球员必须提高自己的实力,否则将无法在比赛中立足。这对本土球员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引发争议:三外援政策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些球迷认为,三外援政策削弱了本土球员的竞争机会,使得外援成为了球队的核心竞争力。
四、三外援政策的实施效果
以下是一个表格,展示了三外援政策实施后的CBA联赛数据对比:
| 项目 | 政策实施前(2016-2017赛季) | 政策实施后(2017-2020赛季) |
|---|---|---|
| 场均外援得分 | 32.5分 | 38.0分 |
| 场均本土得分 | 33.5分 | 32.0分 |
| 场均总得分 | 66.0分 | 70.0分 |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外援政策实施后,外援场均得分有所提升,而本土球员场均得分则有所下降。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三外援政策对提升联赛水平的作用。
五、三外援政策的未来展望
1. 政策调整:在未来,CBA联盟可能会对三外援政策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平衡联赛的竞争环境。例如,增加本土球员的出场时间限制,或者提高外援注册门槛等。
2. 本土球员崛起:随着三外援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本土球员脱颖而出。未来,本土球员有望在CBA联赛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3. 联赛国际化:三外援政策的实施,使得CBA联赛在国际上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未来,CBA联赛有望进一步走向国际化。
三外援政策是CBA联赛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在提升联赛水平、推动本土球员成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政策也存在一些争议。未来,CBA联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三外援政策,以实现联赛的可持续发展。
法律分析:新赛季外援具体规则为:每一支CBA球队最多同时可以有4名外援。有外援球队之间交手时,比赛实行外援4人4节4人次的上场办法;有外援球队和无外援球队之间交手时,变为4节2人次。缓冲期结束后,外援球队与无外援球队同实行2人4节4人次。
以上情况在第四节的外援使用均只能为一人次。新赛季CBA在外援使用规则方面变化也很大。过往几个赛季惯用的4节4人次将被4节4人次取代。此外,联赛还为外援回归设置了一个“缓冲期”。
法律依据:《CBA外援优先续约权的办法》第一条“外援”定义:“外援”指非中国国籍或港澳台的球员。本办法中的“外援”一般指欧美外援及亚洲外援。
CBA3外援同时上场限制:由于末节禁用双外援,而亚洲外援没有出场时间限制,因此3外援只有在比赛的前三节可以同时上场。
末节禁用双外援的政策,让只拥有两名外援的球队变得尴尬,因为如果前三节的比赛让自己的两名外援有所保留,很有可能前三节便难以抵挡对方三名外援的冲击。而如果让双外援在前三节奋力厮杀,第四节出战的那名外援将很有可能提前透支自己的体力。
赛季CBA联赛,各支参赛队仍然允许注册两名外籍球员,上赛季排名第13-18名的球队和新参加联赛的两支球队共8支球队可以额外注册一名亚洲外援。在整个赛季期间各参赛队可以更换外籍球员3人次,其中常规赛允许更换2人次,季后赛允许更换1人次。联赛期间被更换掉的外籍球员不能在本赛季中代表其他球队参赛。
CBA有的队是三个外援是篮协做出的规定。
2014-15赛季的CBA联赛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宣布了新的外援管理办法。
2014-2015赛季CBA联赛,各支参赛队仍然允许注册两名外籍球员,上赛季排名第13-18名的球队和新参加联赛的两支球队共8支球队可以额外注册一名亚洲外援。在整个赛季期间各参赛队可以更换外籍球员3人次,其中常规赛允许更换2人次,季后赛允许更换1人次。联赛期间被更换掉的外籍球员不能在本赛季中代表其他球队参赛。
外籍球员参赛仍然实行2人4节6人次,但第四节只能上场一人次;亚洲外援等同于国内球员,参赛人次不受限制;与没有注册外籍球员的队伍(即全华班)比赛时执行外籍球员2人4节5人次,第四节只能上场一人次。
有资格注册使用亚洲外援的球队,如不注册亚洲外援,可增加外援上场1人次,即执行2人4节7人次。球队注册过亚洲外援的,将失去执行非亚洲外援2人4节7人次的资格。
扩展资料
作为CBA为平衡强弱差距的“特殊政策”,三外援政策在近些年饱受诟病与指责,尤其是其存在一定程度在“压缩”国内球员的上场时间,对于培养锻炼本土球员极为不利,也才有不少声音呼吁取消三外援政策。
除此之外,三外援政策还帮助四川破天荒,上演过超级黑马勇夺总冠军神话,无疑也令人诟病如此政策的不合理,导致拥有三外援球队占据极大优势。当然,也有部分声音认为CBA强弱差距悬殊,没有三外援的弱队将不堪一击,极大程度影响比赛的观赏性与对抗性。
17-18赛季CBA拥有三外援的球队,会由上赛季的5支再度削减一支,即倒数前4名的球队享有如此特权,分别是八一、广州、同曦与北控。考虑到八一队没有外援,因此新赛季真正能够拥有三外援的球队将进一步削减到3支。
至于亚外政策未来还会如何调整,并且三外援政策会否消失,目前尚且没有达成统一意见,但CBA预计会在本周宣布未来发展5年计划,对于亚外政策的调整与变化,也会继续讨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有一个观点被曝出来,即CBA还是允许使用亚洲外援,但如果三外援球队打进季后赛,他们在季后赛则只能使用双外援。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体育--CBA外援管理新规:8队能有三外援
凤凰网--CBA再削减三外援名额新季仅3队享此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