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BA(中国篮球协会)联赛的不断发展,球员们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有时候,解约不仅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无奈。本文将带领大家回顾CBA历史上的那些解约球员,探究他们离去与留下背后的故事。
一、球员解约的种种原因
在篮球领域,球员解约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合同到期:球员的合同到期后,可以选择续约或离开球队。
2. 个人发展:有些球员为了更好的个人发展,会选择离开现有的球队。
3. 伤病:伤病是球员解约的常见原因之一。
4. 薪资待遇:球员与球队在薪资待遇上存在分歧,导致解约。
5. 球队需要:球队为了战术需要,选择解约某些球员。
二、CBA历史上的解约球员
下面,我们以表格的形式回顾一下CBA历史上的部分解约球员:
| 球员姓名 | 位置 | 离队原因 | 离队时间 |
|---|---|---|---|
| 姚明 | 中锋 | 合同到期 | 2011年 |
| 王治郅 | 中锋 | 个人发展 | 2002年 |
| 易建联 | 前锋 | 伤病 | 2016年 |
| 阿联 | 中锋 | 薪资待遇 | 2018年 |
| 周琦 | 中锋 | 个人发展 | 2020年 |
| 易立 | 小前锋 | 球队需要 | 2019年 |
| 赵继伟 | 控卫 | 合同到期 | 2021年 |
| 翟晓川 | 小前锋 | 球队需要 | 2022年 |
三、解约球员的故事
1. 姚明:作为CBA历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姚明的离去让无数球迷感到惋惜。2011年,姚明因合同到期,离开了上海大鲨鱼队。此后,他先后加盟NBA火箭队和上海东方大鲨鱼队,成为了中国篮球的传奇人物。
2. 王治郅:2002年,王治郅为了个人发展,选择了离开八一队。在NBA效力多年后,他回到中国,加盟了深圳马可波罗队。
3. 易建联:2016年,易建联因伤病原因,离开了新疆广汇队。此后,他加盟了广东宏远队,并在那里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4. 阿联:2018年,阿联因薪资待遇问题,离开了新疆广汇队。此后,他加盟了广东宏远队,成为了球队的核心球员。
5. 周琦:2020年,周琦为了个人发展,选择离开新疆广汇队。此后,他加盟了NBA休斯顿火箭队,并在那里努力锻炼。
6. 易立:2019年,易立因球队需要,离开了北京首钢队。此后,他加盟了南京同曦队。
7. 赵继伟:2021年,赵继伟因合同到期,离开了辽宁飞豹队。此后,他加盟了深圳马可波罗队。
8. 翟晓川:2022年,翟晓川因球队需要,离开了北京首钢队。此后,他加盟了四川队。
四、解约球员的影响
球员解约对于CBA联赛和各支球队都有一定的影响:
1. 对联赛的影响:球员解约会导致联赛整体水平下降,影响比赛的观赏性。
2. 对球队的影响:球队解约球员后,需要寻找合适的替代者,这会影响球队的战绩。
3. 对球员的影响:解约球员需要寻找新的球队,可能会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产生一定影响。
球员解约是CBA联赛中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解约球员的故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篮球的发展历程。希望在未来,CBA联赛能够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为球迷带来更多精彩的比赛。
还是王增杰个人的潜力问题。
王增杰有身体、有对抗,但是技术粗糙,天赋也一直没办法兑现,在福建的三年,王增杰并没有受到重用,最好的赛季数据是场均3.8分、1.3篮板。在CBA继续发展以及16-17赛季,王增杰没有进入大名单,让这个小将开始失望。
其次是收入的问题,这也是让王增杰离开的最主要原因。
因为是年轻的角色球员,王增杰在福建男篮的薪水一年也就是15-20万人民币。可是在野球场上,像王增杰、铁牛张鸿林这样的球员,一场比赛的出场费在3000-5000元左右,旺季的时候一天能够打3-4场比赛(不用怀疑他们做不到,这群家伙经常是赶场的),一天的收入就能够达到上万人民币。
王增杰短暂的CBA生涯
王增杰,出生于1994年,身高201公分、体重108公斤,福建泉州人。2014年,20岁的王增杰凭借着在青年队不错的表现进入了福建男篮。
在菜鸟赛季,王增杰一度还因为不俗的表现入选了CBA星锐队,那时候的王增杰被很多球迷认为未来可期。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16-17赛季结束,王增杰主动和福建男篮解约,他主动离开了CBA舞台,加入到福建地区村镇联赛,这样的决定的确让人意外。
无论是篮球还是足球,中国联赛都被冠以“人傻钱多”的称号,这一点过人君是不否认的,在这几年体育联赛的发展过程中的确出现过一些甚至可以说很多的不合理的合同。但是过人君想问的是,是不是任何一个过气的球星或者在NBA打不上球的球员都可以在CBA呼风唤雨呢?过人君想了想,又收集了些资料,得到的答案是:不是!起码他们在CBA曾经是失败的!
1、弗朗西斯成最水外援
NBA球星来CBA打球就呼风唤雨?对不起!这5人全失败了
巅峰时期的弗朗西斯算得上联盟一线球星,尤其是在和姚明搭档的那些年,他深受中国球迷的喜爱,被称呼为“弗老大”。2010-2011赛季初,经过一系列的传闻之后,北京队官宣了弗朗西斯的加盟。彼时的弗朗西斯还算当打之年,很多NBA的边缘人物都成为了CBA的超级球星,所以弗朗西斯自然是备受瞩目的。结果弗朗西斯一共为北京出场了4次,只得到了2分,几乎是毫无建树。这和他的百万美元年薪身价相去甚远,再加上他在场下问题不断,最后北京不得不终止了和他的合同,而他也被称作是史上最水外援。
2、九指格林在CBA被裁
2011年,前NBA扣篮王杰拉德-格林在NBA找不到一份工作,所以在经过考虑之后他接受了CBA佛山队的报价。在佛山队,格林的表现尚可,场均可以得到26.5分4篮板1.8助攻1抢断。可仅仅4场之后格林就被球队裁掉了,球队给出的原因是因为格林和球队的战术理念不合。实际上,最大的原因还是格林打球过于自我,26.5分是建立在大量的出手权的基础上的,而且到了第四节关键时刻,格林总是起不到该有的作用。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辗转多队之后格林终于在火箭站稳了脚跟,如今的他正和火箭一起向总冠军冲击着。
3、阿泰斯特改名也难逃被裁
在跟随科比如愿拿到总冠军之后,阿泰斯特选择了加盟CBA养老,为此他还特地改了自己的名字—“熊猫之友”。不过年龄大了的阿泰斯特并没能成为四川队的关键先生,一共只为四川队出场15次,场均不到20分的表现也配不上大牌外援的身份。有意思的是,阿泰斯特的火爆脾气并没有因为年龄增长而收敛,在一次比赛中他差点揍了中国球员苏若禹。
4、肯扬-马丁表现不如本土内线
在追求总冠军的道路上,新疆队的投入不可谓不高,但是连年的投入却没有让他们翻过广东队那座大山。2011年,NBA陷入停摆,新疆队瞅准时机引进了当年NBA的状元肯扬马丁,本指望新疆队能在马丁的带领下有所突破,没想到马丁从踏上中国这片土地之后就开始水土不服,一直到他离开也没有适应。仅仅打了12场比赛,马丁就凭借场均13.9分9.7篮板的表现帮助新疆队的战绩较上一个赛季相比退步巨大,并成功导致邓华德下课。而在蒋兴权再次执教球队的时候,马丁也选择提前解约,这位曾经的状元只能灰头土脸地离开中国。
5、大将军最让人可惜
阿里纳斯是姚明执掌上海队后的一笔重要引援,凭借着他们两个当年在NBA的影响力,上海队一度成为了CBA影响力最大的球队。而事实证明,健康的阿里纳斯是可以在CBA呼风唤雨的,单场37分、45分,无不展示着大将军的实力。结果大将军只在上海队打了14场比赛之后就因为伤病黯然离开。一年之后,阿里纳斯在中国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他不会再出现在职业赛场上了,也相当于他宣布了自己退役。总的来说,阿里纳斯的CBA之旅是可惜的,如果他能再健康一些,或许他会取得和老马一样的成功。
CBA联赛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商业联盟,这个联赛中的很多规则其实都处于不成熟阶段。CBA球员的工资不能公开,就是这个联盟规则相对单薄的一种体现。在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下,CBA俱乐部不愿意公开自家球员的工资,主要是出于各种利益的考虑。
首先,CBA联盟的转会规则不够完善,因此各位球员的工资并不是一个必须披露的内容。相比起NBA联盟而言,CBA联盟的转会规则并不完善。在此情况下,各CBA球队不需要根据转会球员的薪水,制定相应的转会计划,更不需达成转会球员之间的薪水匹配。如此一来,各俱乐部就无需对外披露每位球员的工资。
其次,CBA各俱乐部类似于独立的公司,而公司一般不会对外公布自己员工的薪水。在国内,各类公司一般都把员工的薪水视作一项比较重要的商业机密,因此管理层相对理智的公司,都不会向他人泄露自家的商业机密。现阶段,CBA各俱乐部的性质,和公司非常类似。在CBA联盟并未要求进行薪水信息披露的情况下,各俱乐部自然会遵循公司运营的原则,对自家球员的薪水情况进行保密。
再次,CBA工资不对外公开的做法,也对CBA“进一步做大做强”的计划产生了负面影响。一方面,各队无法通过球员的工资信息,制定相应的球员转会计划,这种情况影响了球员的自由流动。另一方面,各球队也无法在赛季进行的过程中,对不适合自家技战术需要的球员,进行交换、调整。如此一来,CBA各球队很难在赛季里大幅调整自家的球员阵容,也很难通过球员的“换血”来提高自身的战绩。在此情况下,不少弱势俱乐部背后的投资商,也缺乏进一步向球队投资的愿望。
综上所述,CBA联盟不对外公开球员工资的做法,是一种运营制度不完善的体现。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负面性,也限制了CBA联盟自身的发展。